查看原文
其他

挖到一部宝藏「禁片」,挺震撼

鲜有废客 奇遇电影 2022-05-10


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之一,德国影坛自1945年之后,诞生了大量反战电影,这一余续甚至持续到现在,经典杰作层出不穷。


其中如《铁皮鼓》(Die Blechtrommel‎,1979)《浪潮》(Die Welle‎,2008),甚至如去年的一大佳作《元首偷走了粉兔子》(Als Hitler das rosa Kaninchen stahl),这类影片反思二战、反思极权,剧情起伏跌宕,精彩之余又让观众陷入深思。

这三部都好好看

今天跟大家介绍一部还不是很多人知道的德国反战新片佳作,《德语课》(Deutschstunde)

 
豆瓣7.5。


去年很多朋友通过2020年「德国电影节」率先观看,都给予了热忱赞誉,对其摄影、场面调度和主题探讨皆不吝溢美之词。

 
这是一部讲述二战时期,德国北部偏远的村庄少年,如何一步步被纳粹思维毒害电影,最近终于出了。

某种程度上,它和同时期上映的另一部影片《乔乔的异想世界》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相悖,但相较之下,《德语课》显然被严重低估和忽视了。


 
二战结束不久,一位德国少管所的惩戒员,正在教化面前的少年犯人,让他们写一篇名为《尽职的快乐》的作文。
 
其中一名少年听到任务后,竟然用钢笔的笔尖戳破手掌,一字未写。

惩戒员看到这一情形后,将其单独关进牢房,并告诉他:只要完成作文,便能立马出去。

 
随后,这位少年开始奋笔疾书,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作。

当惩戒员认为他写得已经够质够量时,少年却要求继续将其关押,一直写下去。

显然,他并非是为了出狱而写,而是心中有着不可阻挡的倾诉欲。
 
这位少年便是本片的主角西吉,一位犯下当众偷画罪的窃犯,在他那篇超长的作文中,他将记录下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——

 
1940年代,二战仍酣。

西吉所在的农村,开始得履行这样一条规定:禁止画画。

执行人是自己的父亲——警察延斯;被执行人是他的教父——画家麦克斯。

 
延斯和麦克斯除了是多年的老相识之外,更有一层特殊的关系,那便是麦克斯曾在少年时期救过延斯的性命。
 
然而,延斯却丝毫不留情面地禁止麦克斯作画,甚至要求自己的儿子,麦克斯的教子——西吉,充当卧底,盯着麦克斯的日常行为。

一旦后者有作画行迹,立即向自己上报。

 
苛刻绝情的延斯在对待家人时,同样毫不手软,西吉在雷雨夜晚迟些归家,便遭到延斯的厉声呵斥,其被父亲扒下裤子,狠狠抽打。
 
而对于救命恩人麦克斯,他则严防死守,宛如敌人一般,阻止其绘画。甚至将麦克斯多年的画作统统收缴,摆在海滩边一齐烧毁。

 
西吉夹在两边,将如何抉择?

是帮助以尽责为快乐的父亲,潜伏在麦克斯身边,对其检举揭发?还是暗中相助自己的教父,抵抗丑陋嘴脸的父亲?
 
《德语课》便是通过西吉在少管所这次作文,将内心潜藏多年的压抑、痛苦和扭曲,统统倾诉在笔墨间,让我们看到这位德国少年的别样成长故事。


 
这部充满愤怒和压抑的反思电影,其实改编自闻名德国的同名小说,作者乃是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格弗里德·伦茨(Siegfried Lenz,1926-2014)

他和君特·格拉斯(代表作《铁皮鼓》)、海因里希·伯尔(代表作《小丑之见》)、马丁·瓦尔泽(代表作《菲城婚事》)齐名,同为当代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。

西格弗里德·伦茨(Siegfried Lenz,1926-2014)

而《德语课》这一小说,自1968年诞生以来,风靡整个德国,被评为「世界50大小说」之列,且成为欧洲各国教育部指定必读经典,影响颇深。

《德语课》中文译本

不过,在创作《德语课》时,伦茨并非完全虚构,而是取材于二战时期德国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埃米尔·诺尔德(Emil Nolde)的真实遭遇。

埃米尔·诺尔德1937年在慕尼黑

1933年,希特勒上台后,不但对犹太民族施行种族歧视政策,同样对文学艺术领域进行了大清洗。
 
虽然希特勒本人早年间学画卖画,但是对于在德国掀起的表现主义画作,甚至是只要是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绘画,他一律持贬低态度。

 
为此,他命人将不少知名的表现主义画作从博物馆撤下,声称这些低俗画作「有辱德国人的情感」,且对相关画家施行制裁。

有的人被解除了教职工作,有的则被禁止展出和售卖艺术作品,最过分的,是不被允许继续作画,创作资格被直接剥夺。


1937年,希特勒还在慕尼黑举办了所谓的「堕落艺术展」,将650件表现主义画作横七竖八地挂在展厅中,并在每一幅画作下贴上贬损性质的文字,其目的便是在「杀鸡儆猴」,用这些画作的「示众」,表明纳粹高层对于艺术的狭隘态度。

埃米尔·诺尔德1911年作品,《派对》(Party)

其中,埃米尔·诺尔德便有47幅作品赫然亮相于「堕落艺术展」,成为被纳粹迫害的著名画家。

由于诺尔德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品行,使其被希特勒终生禁画,直到1945年第三帝国倒台之后才重获新生。
 
正因如此,诺尔德从此声名鹊起,尤其是伦茨在1968年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小说《德语课》之后,他甚至被视作不畏强权、铮铮傲骨的艺术大家。

 
可在后来艺术史学家的揭秘中,大家才发现诺尔德虽然对艺术保持一以贯之的坚守态度,但实际上他却是个十足的「反犹分子」,对犹太民族时常有刻薄言乱和偏见。

这一事实,不但让诺尔德面目模糊,成为政治不正确的灰色人物,同样令《德语课》这部小说遭到非议。
 
不过,在此次电影版本的《德语课》中,不知道导演克里斯蒂安·施沃霍夫是否有意为之,从头到尾未出现有关犹太种族的明显谈论。

 
片中,由托比亚斯·莫雷蒂饰演的画家麦克斯,即使在面对西吉的当面询问——这家人(犹太族家庭)去哪儿了?也只是敷衍以对,便将话题拖拽到别处。
 
所以,《德语课》这部二战反思影片,和很多同类题材不同的是,它并非将关注点放在德国民众和犹太种族遭遇歧视之间的关系上,而是聚焦于德国平民缘何如此坚定地遵从「禁画令」?以及少年男孩在撕裂的成人政治语境中,如何成长的故事。

 
导演克里斯蒂安·施沃霍夫,显然是改编拍摄这一小说的最佳人选。尽管,施沃霍夫近些年来,主要盘桓于电视剧领域。

网飞的大手笔《王冠》第三季,便有他的踪影。他更是一人独自执掌导筒,拍摄了德国品质剧《坏账银行》,拿到了豆瓣8.4分。

 
然而,施沃霍夫在其电影中对于身份迷失、焦虑和寻找的命题,自始至终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。
 
在他和自己的母亲——编剧海德·施沃霍夫合作的6部影片中,2008年的《十一月的孩子》、2011年的《壳中裂缝》,便是最突出的代表作。
 
《十一月的孩子》,讲述了一个从小失去父母,而被外祖父母养大的女孩英嘉,在成年之后的某天,突然被一位文学教授告知,自己的母亲并非溺水早逝,而是在柏林墙仍在时,从东德偷渡到西德境内。

 
于是,一场关切到寻母主题的公路之旅就此开始。

施沃霍夫在此使用手持摄影跟拍的效果,暗合文学教授企图观察英嘉寻母,进而私下创作小说这一举动;同时,施沃霍夫也将东德与西德,子一代与母一辈之间的皈依、缝合、怨怼和误解,巧妙道出。
 
而在《壳中裂缝》这样一部有关舞台剧的剧情片中,施沃霍夫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德国版的《黑天鹅》,让一位自卑胆怯的女演员,面对女一号的机会降临时,在原生家庭扭曲破碎的境地中,用极端的表演训练方式,进入到角色的心理。

 
在此过程中,我们看到了女主角范恩如何在表演过程中,一步步面对真实的自己,那破碎、痛苦且不堪重负的矫饰灵魂。表演即再生,施沃霍夫无疑在用整部影片传达出这样一道命题。
 
而此次的《德语课》虽然将背景抻开,讲述的是大时代下的阵痛,但他依然选择了一个极微小的切口——德国北部偏远的稀落农村,以及西吉这个沉默寡言、内心敏感的少年。

 
在此,导演探讨了哲学家汉娜·阿伦特的所谓「平庸之恶」的观点,即延斯作为警察,恪尽职守,贯彻「禁画令」,甚至不惜惩治救命恩人的卑劣行迹背后的心理动因。
 
但另一方面,施沃霍夫将更多的笔墨凝结在西吉的瘦小身躯中,他在战时的「偷画是为了保护画作」,到战后「偷画是为了安抚内心」的惯性,有着一种让人心痛的创伤后遗症的表现。

 
这种默不作声,自顾自的疗养方式,甚至体现在西吉于犹太人家的荒宅里,藏匿各种动物的尸体、画作和物件中。实际上,其指涉的乃是西吉内心毫无安全感的病态处境。
 
为此,施沃霍夫破天荒地在他的电影中,展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影像质感,一种融入古典大气和凄凉萧索的风格。

昏黄的天际交界线,萦绕不绝的咄咄海鸥,一望无际的北部荒野,以及幽暗陈旧的德国民居,都在向我们透露出一种无形的压抑和沉闷。

 
而西吉这位孩子,在父亲延斯不断告诫的「有用的人必须懂得服从」的成长经历中,他或许早已找不回纯真的自己,以及多元的世界。

偷画,对于这位懵懂少年来说,既是反抗父辈的「平庸之恶」,同样也是被其反噬的悲剧结果。
 
所以,《德语课》让我们看到一段鲜为人知的秘事,那便是在二战的高压下,那些散布在荒野郊外的青少年,如何面对纳粹的洗脑,以及如何走出希特勒的影子的阵痛经历。

 
从这一点上来看,评分7.5的《德语课》,显然要比评分8.4的《乔乔的异想世界》让人毛骨悚然得多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